在水处理设计采用的绘图体系中,主要有两类:市政体系和化工体系。一般来说,市政体系偏简单,化工体系偏繁复,而水处理项目的特点介于两者之间。 一、图纸构成 在水处理项目施工图中,工艺是龙头专业,工艺路线、参数、平面布置、单体设计、设备选型等都由工艺专业确定,并负责给配套专业提供条件图。在工艺条件图的基础上,各配套专业进行建筑结构、电气自控等的设计,经相互校核后最终形成成套的工程实施图纸。图纸的主要构成包括: 工艺设计说明:工艺设计说明是对项目的背景、目的及工艺流程进行介绍,并对管线安装的通用条款进行说明,比如管线材质、防腐措施等。 总图:总图的主要内容是总平面布置及总图管线布置,用于各单体定位及总图管线施工。也包括了总图道路、围墙、土石方、绿化等内容。 高程图:高程图用于表示各单体的高程,特别是水头的高程,用于进行高程的理解和校核。在简单项目中高程图也同时当流程图使用。 流程图:流程图是表示各工艺单元的流程关系,包括主要工艺单体、设备参数、管路走向等。流程图在工艺设计中起着主线的作用,是体现工艺功能设计思路的最重要图纸。 工艺单体图:工艺单体图是用于体现工艺单体设计的图纸,包括了单体的平剖面、工艺管线、大样、设备材料表等。工艺单体图是各单体实施的具体表现,用于理解单体结构与工艺目的,同时承担着指导设备采购及工艺管线安装的功能。 建筑图:建筑图用于体现有建筑物单体的建筑设计,比如办公楼、鼓风机房等。建筑物的门窗、装饰等按建筑图施工。对于水池类构筑物而言,往往只有结构图而没有建筑图。 结构图:结构图用于表达所有建、构筑物的结构设计,水处理项目各工艺单体主要由不同型式的水池构成,工艺专业及电气自控专业等需要的预留洞、预埋管件等都需要在结构图中体现。结构图是水处理项目最重要的图纸构成之一。 电气图:电气图用于体现供配电设计,包括了进线的高、低压配电设计以及到各个用电设备的电缆敷设等。也包括了防雷接地、照明等设计。 自控仪表图:自控仪表图用于体现自控及仪表设计,包括了仪表安装、信号线敷设及自控系统设计等。 暖通图:暖通图用于体现采暖和通风设计,其中厂房的通风往往在工艺图中体现。 给排水图:给排水图指的是建筑给排水图,厂房的建筑给排水往往在工艺图中体现。
在实际出图时经常根据项目的特点合并出图,最基础的出图包括三部分:工艺图、建筑结构图和电气自控图。 二、项目的分包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,涉及到分包与各专业的配合。按工程内容特点进行分包一般可分为三部分: 土建工程:土建工程指总图及各工艺单体的结构与建筑施工,除主体结构外,包括了道路、围墙、土方工程、预埋件及预埋管件等,以及附属的防雷接地、建筑照明、建筑给排水等内容。其中大部分内容在各单体的建筑图、结构图中表达,总图道路、围墙等在总图中表达,防雷接地、建筑照明等在电气图中表达,建筑给排水在给排水图中表达。 设备采购:设备采购包括了工艺设备采购以及电气、自控仪表设备的采购,工艺设备的规格在工艺图中表达,电气设备规格在电气图中表达,自控仪表设备在自控仪表图中表达。仪表部分经常也会在工艺图中表达。 安装工程:安装工程包括了工艺设备、管道的安装以及电气、自控仪表设备的安装。管道走向及工程量在工艺图中表达,电气自控电缆的走向及工程量在电气自控图中表达。
三、施工的顺序 在项目施工时,比较典型的施工顺序如下: 场地平整、单体定位-土建分包商。各单体定位时,一般需要工艺人员协助确认定位的准确性。 各单体结构施工-土建分包商。土建工程开挖后,需要结构设计人员配合验槽,确认地基承载力符合设计要求。土建施工过程中的预留洞、预埋管件需要工艺人员配合确认,一旦结构主体施工完成改动成本非常高,这也是在专业之间的图纸校核时需要特别注意的原因。 设备就位、管道安装、电缆敷设-安装分包商。一般土建主体工程完成后才能开始安装工程,部分管道还会涉及到交叉施工,设备的到场由设备供货商负责。安装工程完成后进行设备点动和单机调试等。 总图道路、绿化等-土建分包商。由于受总图管线施工的制约,总图道路、绿化等工作往往在最后完成。
图纸的表达形式多种多样,设计人员应该了解项目实施的过程,在图纸设计和表达时考虑施工的方便性,让工程实施人员方便快捷地通过“图纸语言”读到需要的讯息。 四、项目的调试 项目的调试是项目实施重要的组成部分,调试工作在土建工程、设备管路安装、电气自控安装等完成后开始,主要包括以下部分: 设备单机调试:设备单机调试指对单独运行的设备、装置进行独立调试,检验工艺系统中的机械设备、电器、仪表等在制造、检验、安装等环节是否符合要求。 工艺单元调试:工艺单元调试在单机调试的基础上进行,检查每个工艺单元内各设备的联动运行情况,要求不同的设备和装置协同运行,保证单元的正常工作。 工艺调试:工艺调试包括联动调试、工艺调试及系统试运行。试运行是调试的最后阶段,试运行要求具有一定的负荷率,并根据试运行情况进行适当调整,使工艺过程趋于成熟和稳定。试运行期间,完成编制操作规程、确立管理制度、建立运行管理机构和人员培训等任务,系统最终交付运行单位,达到正常运行水平。
|